作者:Richard Bayston     翻譯:Gabriel Chiang (江鴻漸)

美式盪壺是傳統盪壺動作的改版,以雙手持壺擺盪、頂點在過頭位置,動作幅度相較於傳統盪壺更大。但更大的幅度並不意味著美式盪壺更好,相反的我們建議操作者應回歸到傳統盪壺與抓舉。

american-swing.jpg

什麼是美式盪壺?

美式盪壺和標準盪壺的區別是 ─ 以雙手持壺擺盪,動作頂點停留在過頭位置。這也代表著,相較起標準盪壺的頂點高度(最高僅及眼睛高度),美式盪壺有著更大的動作幅度。

美式盪壺的擁護者總會這麼說 ─ 更大的動作幅度,需要更高的作功來完成動作,所以美式盪壺顯然更為出色。CrossFit機構對於美式盪壺的推廣也起了推波助瀾之功,因為我們時常可以在該機構的每日課表中看到此項運動。

該機構的官方網站如此解釋:

「美式盪壺需要徵召更多的肌群以完成動作,因此也給身體更完整的鍛鍊。壺鈴的高度越高,對髖部與背部的訓練強度也越高。另外,美式盪壺的過頭擺盪動作也有助於增加肩胛带的柔軟度、平衡感與協調性。」

但顯然不是大家都認同這個說法。

美式盪壺是採雙手持壺,但壺鈴原先是被設計來單手操作的工具。

單手動作如盪壺、上舉和其他動作,對身體造成不對稱的負擔,所以需要豎脊肌和臀肌的參與以保持正確的姿勢。

相較之下,儘管擁護者宣稱美式盪壺能「鍛鍊到更多肌群」,實際上使用到的肌群與俄式盪壺(即標準盪壺)並無二致 ─ 臀肌、腿後腱肌群、背闊肌、斜方肌與腹肌。既然這樣,我們就從兩者中挑自己喜歡的做就好?既然都一樣,就選看起來比較帥氣的那種,對吧?

福爾摩沙體能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壺鈴重量大躍進 

作者:Pavel Tsatsouline, Chairman

翻譯:Penny Lin

譯文_壺鈴重量大躍進_插圖   

       第一次接觸俄羅斯壺鈴的人,西方人總是對它的級距(指重量)感到驚訝。在早期,原因或許是可以省一些費用以及解決沒有足夠的空間收納的問題。當科學理論追上了實作經驗,很多原因可以解釋為何我們保留了這個傳統。

 

原因1

       第一,蘇聯科學家(教授)Arkady Vorobyev 發現了急遽的重量變化相較於小級距的重量變化,更能讓你的身體收到 “ 變強壯 ” 的信息。俄羅斯人嘲笑西方的健身人士掛在槓鈴上的那些小型槓片。舉重冠軍 Jack Reape 告訴我:他們將他的健身房裡所有的2.5磅(約1.1公斤)槓片漆成粉紅色,用來羞辱用它們的人。我贊成。

 

原因2

       Dan John, Master SFG 提供了第二個原因:

為什麼我喜歡壺鈴:因為你可以的選擇很少。在健身房,每個啞鈴重量的間距有些是10磅,有些是 5磅,甚至有間距是1磅的。幾千種臥推機器...百萬種組合。(註:1磅 = 0.45公斤)

停!大腦能記得的有限呀!

在一次壺鈴訓練裡,我只用三種不同重量...但常常只用一種。

較少的選擇:讓你更沒機會分心。你選擇的越多,你越難進步,就像用那些腿部訓練機器可以讓你以為自己真的在練腿,其實你不是...你只是在說服自己是在練腿...。

重量不要像買菜一樣挑來挑去,多練就是了!

 

福爾摩沙體能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作者:Jared Savik, RKC       編著:Dave Chesser      譯者:Penny Lin

 

 12077297_1012134685505158_770270216_n  12083975_1012134748838485_155613514_n  

 

       對於已經完成的人還會想要再做一次,因為它可以喚起恐懼的感覺。對於還沒有做過的人,會對它感到好奇,或許是它能衡量人們身心對壺鈴(KB)運動訓練的堅忍程度。到底是什麼東西?正是特勤局抓舉測試,其不適用於心理脆弱的人。

 

       它來自於著名的美國特情局人員篩選測試內容,規則很簡單,你必須在十分鐘內盡可能地完成越多下的壺鈴抓舉。使用24公斤的壺鈴(女士採用12公斤),過程中你可以隨時地換手,甚至可以將壺鈴放到地上(你還能先吐一下再繼續),最後將時間內所有的抓舉次數加總起來。唯一的潛規則是你不能退出,起水泡使得測試變得艱困,就用另一隻手直到時間結束,繭破了,撐過去,甚至手機響了也不要停止,你可以將壺鈴放下,好喘口氣休息一下,但最好的是持續的操作直到結束鈴聲響起。

 

       “ 怎樣算是好成績?” 每個人都想要知道。對特勤局來說,這場測驗沒有最低分的要求,因為一切關乎你的膽量和決心。對於我們來說,可以幫助我們比較和改進,並不是為了工作。100分是很爛的分數,換言之平均 6秒才做 1下抓舉,如果這是盡你所能得到的結果,謝謝你的嘗試,再多多練習,幾個月後當你每一邊一口氣可以做 30 ~ 40下,再試一次測驗。做到 150下的時候會汗流浹背,當分數達到 200分時,我們會開始感覺的痛苦。可以完成250下,表示你達到菁英般的水準。目前紀錄保持者是來自美國蒙大拿州的隱士,分數是 275分。

 

福爾摩沙體能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作者:Dave Chesser,Formosa Fitness, Kettlebell Taiwan與Kettlebell Quest創辦人
翻譯:Gabriel Chiang (江鴻漸)

《吃培根,別慢跑》教你搖身一變,成為強壯又迅速的掠食者!

各位讀者,你們將從《吃培根,別慢跑》中獲得的健身與營養知識,在現今社會中是相當罕見的。作者所撰寫的種種知識,是要將各位打造成強壯的掠食者,而非它們爪下的獵物。

請試著回想一下動物頻道上的影片,記得自然界中的獵人們,是如何移動與進食的嗎?牠們以肉類為食,而且相較於食物來源的草食性動物,獵人們往往更為強 壯與迅速。草食性動物主要食物來源是植物,牠們移動速度較慢,在力量與爆發力的表現上,也遠遜於肉食動物。儘管這些大自然中的掠食者,已經藉由生活型態演 繹了本書概念的實效,然而奉之為圭臬的人卻少之又少。

從健身與營養的角度來說,多數人未能從運動中得到實效的原因,即是他們的飲食習慣。而本書的主旨,就在破除羊群般的飲食習慣,《吃培根,別慢跑》要教你如何搖身一變,成為強壯又迅速的掠食者!

福爾摩沙體能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作者:Dave Chesser   翻譯:Penny Lin / Aaron Chen

 

"我想去報考另一家機構的壺鈴證照,就只是想看看課程內容是怎麼樣子。"

所以說,當你待在浴缸裡,你會跳進馬桶裡,就只為了"看看裏面有什麼"?

我希望你不會.但為什麼不呢?

因為你應該知道馬桶裏有些什麼,是吧?

 

你可以透過兩個準則,來判斷一張證書或課程的好壞:

1.誰去參與證照課程?

2.參與者培訓後的成果是?

福爾摩沙體能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作者:DELAINE ROSS, SENIOR SFG     翻譯:PENNY LIN

 

我們常被問:「我要怎麼安排一個可以在家訓練的計畫?」又或者「要怎麼將課表放在一起?」。答案很簡單,我們要確保壺鈴訓練課表內容包含瞬間發力 (ballistics) 與持續發力 (grinds),並且涵蓋七種人體的基本動作。

七種動作

壺鈴的持續發力訓練是慢速的運動 - 進行 3~5組,每組 3~5下,動作例如:推、硬舉、深蹲、仰臥起坐...等。壺鈴的瞬間發力訓練表示極快速舉起重量,動作例如:盪壺和抓舉 - 這些項目會因為疲勞或者輸出功率的減少因而降低反覆次數。一般來說,反覆次數大約在 10~20下。

七種人體的動作是結合Master SFGs Dan John 和 David Whitley的方法。

其中五個動作是來自Dan,如下:

  1. 推 (push)
  2. 拉 (pull)
  3. 鉸鏈 (hinge)
  4. 深蹲 (squat)
  5. 提重行走 (loaded carry)

與 MSFG David Whitley 在一次的研討會過後,我增加了以下兩個:

  1. 扭轉 (rotation)
  2. 抗扭轉 (counter-rotation)

福爾摩沙體能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作者:Mark Rippetoe     翻譯:Gabriel Chiang (江鴻漸)
Brooklyn Starting Strength Seminar

健身說起來其實相當單純 ─ 你必須盡可能採用能鍛鍊到較多肌群的全身性動作,並測量一下自己在這些動作中能夠舉多重,下次訓練時就稍微加一點重量來操作。
 
不覺得這個過程和你過去的學習經驗沒有兩樣嗎?還記得你是怎麼學會閱讀、彈吉他?怎麼漸漸把膚色曬得黝黑?又是如何完成你的碩士論文?健身的過程也和打造一台飛機或生物體的自然演化沒有兩樣,一切皆是不斷對外界刺激產生與累積適應性的過程,所以你幾乎可以說人人都能辦得到。

適應壓力的能力是所有生物共通的特性,而生理壓力是指生理上的改變,唯有藉此生物體在面臨挑戰時得以存續。當外在環境不變,你會跟著維持現狀;而當外界有所變動,你就只有兩個選擇:成功適應它,那麼這個變化對你就不再是壓力;或者你未能適應,而這在自然界往往意味著死亡。

另外,務必理解的是─適應性與其壓力來源緊密相關。比如說,當你拿著一把鏟子幹粗活,鏟子的把手會在你手上不斷磨擦,所以繭是長在你的手,而不是臉上。你也不會因為練習單簧管,就連帶學會如何彈鋼琴。


適應物理壓力的能力就潛藏在我們的DNA之中,藉此我們得以長遠存續,而訓練則是系統性並刻意地應用此一能力,漸進地提高特定壓力,其刺激足以迫使你改變自己以適應挑戰,卻不至於把你壓垮,真要說起來,不過是簡單的算術而已。

福爾摩沙體能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

原文作者:Dan John
節選:Dave ChesserFormosa Fitness, Kettlebell TaiwanKettlebell Quest創辦人
翻譯:李迪倫 / 江鴻漸

bosusquat.jpg圖片取自:http://www.menshealth.com/fitness/squats-bosu-ball

體適能產業裡向來不乏新鮮的點子,它們讀來充滿趣味,看著朋友們操作起來也許頗逗趣,但這些點子往往只是讓人瞎忙。在那些工作室、研討會或健身部落格中,你 總可以看到各式奇怪的動作發明,人們會拿著藥球、滑盤、戰繩或彈力帶,來展示各種花樣的橫向弓步,而我還是覺得負重深蹲的效益完勝這些花槍。

我是說,如果「在雙膝套上彈力帶,然後站在BOSU平衡球上耍弄壺鈴」能幫助你達成任何特定目標的話,我也只能說聲加油,後面再補句「老天保佑」...

然而,如果你能理解「健身其實與編織細活無異」,並照著正確的方式進行,那麼多半能獲得你想要的成果。正如我那不久前過世的老友說過的,「人生就是張壁毯」,是那些緊密交織的線段成就了「你」這個人;同理,我也建議你把「健身訓練」看作是你那張「人生壁毯」的ㄧ部分,以下並將對此提供一些我的個人意見。

福爾摩沙體能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