Why Grains Are Unhealthy

原文出處:Mark's Daily Apple | Mark Sisson
中文翻譯:Formosa Fitness | Abram Chuang

摧毀穀物的價值認定,對我來說,就像一頓美味但終究不滿足的大餐。

但,各位都知道我多麼熱衷于這件事。然而,無論我多頻繁的吞下這頓(而且我過去已經寫過許多關於穀物無益于健康的文章),我始終覺得似乎像是沒吃夠一般,覺得少了些什麼。似乎我不夠嚴厲的批判麩質的危險性,或是在我傳達個人有多痛恨植物凝集素這玩意兒的任務失敗作收。若是我有夠天真,我會以為,光是提到穀物會瘋狂刺激胰島素反應,並導致飽腹感的賀爾蒙不正常做工,就已經足夠嚇人了。過去我曾大力反對穀物,但,這反對力道,始終無法長久維持。

今天,我再度感到吞噬穀物價值的飢餓,這次,我要瘋狂吞噬這個觀念,直到我再也嚥不下任何一口為止。我再也不想看到任何一個關於反對穀物的爭論議題了(真是受夠了)。若是文章有些不連貫,或是字句忽然針對某件事物,零碎反覆,那是因為我對這個議題的飢餓感,已經主導內容的發展,而且我決定了,一次,全部,一吐為快。

1467971511740.jpg所以,忍著點吧。

 

除了維持某些特定情況下的社會傳統,以及獲取廉價的糖分熱量,絕對沒理由吃穀物。相信我 – 我已經做了既廣且深的搜尋,並且詢問了任何可能觸及的人,給一個食用穀物的好理由。沒人能回答出個好理由。人們或許有回應,卻不是理由充分的。就當是娛樂讀者吧,我們來看看關於這議題的一些回應:

『你需要纖維質!』

好的,首先,我不需要。你要說的,是那個被吹捧過頭,可以在你小腸裡面蠕動的物質吧。服用纖維質,有一些非原本意圖的代價要付出。幾年以前,科學家們發現,高纖維的食物『會在腸道壁細胞相互撞擊,穿破其表層的結構』進而『增加潤滑黏液的分泌』。這個,聽起來就是一整個糟透了。撞擊?撕裂?穿破?這些字眼可不是我想聽到的。但,等一下!這項研究的作者們說:『這是件好事』。哇,棒極了!所以,當那些枝枝葉葉在我柔嫩的腸子裡面摩擦,並且實際上穿破了腸道內壁表層,我什麼事都不用擔心,這是計劃中的一部份,對吧?

然而,每日大量食用無法消化的穀物纖維是必要的,這件事,無法說服我。而且,『潤滑黏液』聽起來就很糟,就像有大腸激躁症的人在抱怨的情形。就個人的經驗可以告訴各位,當我將自己從穀物的世界流放之後,大腸激躁症就完全停止了。若是你還沒被我說服,食用纖維質這件事,請你去看 Konstantin Monastyrsky 著作的 Fiber Menace。總之,在蔬菜和水果當中已經有大量的纖維質可以攝取。接著,來談下一個贊成穀物的說法:
 

『你需要維生素和礦物質!』

你說對了,我的確需要維生素和礦物質,例如 B1、B2、鎂、鐵、鋅、鉀等等。但是我需要透過吃下一堆高碳水化合物含量的穀物來獲得這些嗎?不,我不需要。請你告訴我一份「健康全穀物」是可以辦到的 – 營養素、維生素、礦物質等 - 與一份大量的沙拉來相比較。什麼?沒辦法比較?早知道了。
 

『但是它是政府頒定的飲食金字塔當中的基礎!』

你知道嗎,我應該把這個說法放到文章最開頭來講。這樣我就可以少打點字,各位也可以省下一點眼力來閱讀。政府背書認可這件事,不是愛吃穀物的各位,辯論上可以得分的籌碼 ;實際上是讓你們失分了。訴諸權威方(當然,如果這權威是真的有科學證據優勢的)的說法,並不構成有效的爭論訴求。傳統的智慧,要有任何實際價值,需要持續、穩定的剖析與批判。

在我的 Primal Blueprint 這本書中,需要避免的食物清單上,穀物被列在最前端,是有原因的。就健康飲食的範疇來看,是完全沒有意義的食物。事實上,若是有一位平均值不算健康的人士來問我三件要避開的事物,使自己變得健康,我會告訴他,不要抽菸不要喝含糖飲料(汽水或果汁),還有,不要吃穀物。就這樣,三件事,沒了。它們就是那麼糟。

我已經多次提到同樣的事,但,關於穀物,最根本的問題是,它們是新石器時代的食物。而人類這種物種,還沒適應這種食物。事實上,穀物在新石器時代開始的時候,才開始興盛;穀物在農業革命時也是領頭的重要指標。事實上,這些物種的興盛,就是農業革命本身 – einkorn wheat, emmer, millet, spelt 等小麥品種,建構出新石器時代農業發展的基礎骨架。它們可以被存放數個月,種植的難度低到足以大量生產,並促使人口蓬勃發展。並且,衍生出永久駐留一地的生活形態。並且,因為容易囤積,也表示,它們可能也被作為早期的貨幣(而且,也可能是收入不均的源頭)。接著,醒一下腦:這些穀物其實粗糙堅硬且並不美味。由於其內含具毒性的抗營養成分,光是要消化它們也需要花費大把工夫。

有毒的抗營養成分?請明示。

活著的生物,通常,都不想被其他生物給吞掉。被吃掉、消化,絕大多數情況,表示物種本身的生存、生殖與擴散,被干擾 – 你知道的,不論對動植物都很重要的存在意義。為了避免被吃掉,生物發展出了各種自我保護的機制。舉例,兔子們,有超大的耳朵,相當發達的快縮肌,以及夠嗆的爪子。牠們通常能老遠就聽見獵食者靠近,跑(或跳)贏獵食者,並且在緊要關頭時往對方肚子上使出利爪。藍鯨對你的嘴來說太巨大了,豪豬就像是個針往外插的活動針包在四處晃。重點是,動物擁有主動的自衛機制。牠們可以或跑、戰鬥、跳躍、攀爬、飛翔、螫、咬,以及,使我們情緒波動(只要你看過毛小孩祈求零食的淚汪汪雙眼,你就懂了,這絕對不是意外產生的無敵可愛啊),以保持生存。同時,獵食者也在持續的進化,並產生新的適應能力。

植物,則是不具備移動、思考以及做出反應(多數是這樣)的能力。它們必須採用不同的策略來確保物種繁衍。並且,通常都需要借助外力才能傳播它們的種子。因此,多種不同方法便產生,以利盡可能阻擋或拖延被吃下的機會,直到種子到達可以存活之處。核果有堅硬的外殼,穀物有帶毒性的抗營養成分如凝集素、麩質和植酸。(當然,也有非常明顯的例外。水果非常美味,有營養,動物們會將整個水果吃掉,然後排出種子,情況許可,種子就會落在肥沃的土地上。種子本身在動物消化過程中保持完好;大自然的設計使他們可以不被消化。沒有種子「希望」被消化掉,因為,違反了原始的生物目的。種子們「想要」被吞掉,或是被風帶走,或被蜜蜂帶去別的花朵上,但,就是不想要被消化掉。)

有些動物顯然已經適應食用穀物。鳥類、老鼠以及一些昆蟲,擁有處理植物抗營養成分的能力。然而,人類,沒有。若是我們的遠古祖先飲食歷史中,食用相當比例的穀物,情況或許會不同。有些人能夠消化乳製品,我們口水中的澱粉酶可以分解澱粉,但是我們就是不具備足夠的機制,可以減輕凝集素、麩質以及植酸的傷害。

植物凝集素不是好東西。它們會與胰島素受體結合,攻擊昆蟲胃部內壁,與人類腸道內壁結合,並且似乎造成瘦素抗性。而且,瘦素抗性正預告了『獨立於肥胖定義的代謝症候群惡化的特徵之一』。很有趣,不是嗎?

麩質或許更糟。麩質,在小麥、黑麥、大麥當中都可發現,是蛋白麥醇溶蛋白和麥谷蛋白的複合物。大約有 1% 人口腸胃不好,有乳糜瀉症狀,完全無法忍受任何的麩質。有腸胃毛病的人,任何飲食當中含有麩質,都會是個災難。這不僅僅是腸胃無法適應的問題。鈣質、維生素 D3 的濃度受到侵害,甲狀腺亢進,骨質缺損等問題也會衍生。是真的很可怕的東西。而且,還有更糟的。你沒有乳糜瀉的症狀,不表示你不會受到麩質的侵害。 Stephan 標示出來的資料中,一項研究顯示, 29% 人口沒有乳糜瀉的問題,但是,在糞便檢測中,卻都測出 anti-gliadin IgA 的麥醇溶蛋白抗體。這種抗體是人體自行在腹腔中生成,並且會持續存在于腹腔中,直到麥醇溶蛋白 – 麩質的主要構成物 – 被排出體外為止。基本上,這種抗體在你糞便中可被檢測出,只有一個原因,你的身體感受到侵害存在 - 麩質的侵害。若是麩質對你的身體構成威脅,這種抗體就會持續存在。試想,大多數美國人每日都吃下這些東西。

植酸也是個問題。它們會讓礦物質變成無法被生物利用的狀態(這下,從穀物可以獲取各種健康維生素和礦物質這個說法,也被打槍了!)。於是乎,就剩下最後一項,食用穀物爭論的議題了。

 

究竟,還有什麼意義,非要瘋狂擁抱穀物不可?有任何非得要仰賴顯著比例的穀物(有肉、水果、蔬菜等其他選擇的情況下)作為飲食主體,作為熱量主要攝取來源的好理由?

答案是,明確的,無可否認的,沒有。我們不需要穀物來生存,更不需要穀物才能壯大興旺。事實上,穀物透過自然天擇,除去害蟲的侵擾而生存,不論這害蟲對它們來說,是昆蟲,還是人類。我建議,搞懂這個提示,不要再去吃它們了。

好了,我受夠了。一口都再也吃不下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福爾摩沙體能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